在气候危机与城市化浪潮的双重夹击下,“15分钟城市”正从概念蜕变为一场重塑人类生活方式的全球运动。巴黎、巴塞罗那、墨尔本等先锋城市率先破局,将“步行即生活”的乌托邦愿景注入现实:通过压缩通勤半径、重构公共空间、激活社区经济,让学校、医院、绿地触手可及。这份报告以98个国际案例为蓝本,解剖“15分钟城市”的基因密码——从“超级街区”的激进路权革命,到汉堡地下货运隧道的物流奇想;从巴黎“绿洲校园”的多功能空间魔法,到挪威小城用“城市实验室”撬动居民共创。研究更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刀,将城市分为五类:创新者如巴黎,以“参与式预算”让公民成为城市导演;早期行动者如米兰,用限速与广场重塑街道主权;而“晚期多数”的挣扎则暴露了概念落地的深层矛盾:当物流与治理被忽视,美好蓝图是否终将沦为纸上盆景?答案或许藏在瓦伦西亚的17个关键词里——真正的变革,始于每一寸空间的重分配,终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2020年,巴黎市长Anne Hidalgo(安妮·伊达尔戈)启动了一项极具前瞻性的倡议,她承诺,要将巴黎打造为一座“15分钟城市(15mC)”。这一变革性的理念不仅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降温,反而愈发引人关注。自此以后,众多城市纷纷响应这一号召,都渴望通过实现可持续交通、包容通以及构建气候友好型城市景观加入这一行列。随着“15分钟城市”的数量不断攀升,现有研究概述很快就跟不上形势发展。因此,在理解错综复杂的全球图景所涉及的实用定义、战略、工具、实施经验,以及“15分钟城市”的概念及其相关政策领域涉及的研究和创新所面临的需求与挑战时,仍存在显著的知识空白。
通过“15分钟城市转型路径”项目,欧洲“推动城市向可持续未来转型”(DUT)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弥补这一知识空白。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创建一个“15分钟城市创新组合”,该组合将汇集关于实施15分钟城市概念的战略、政策及其他方面的知识。从2025年开始,该组合计划每年增加10多个案例。
我们在此展示的15分钟城市图解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它不仅提供了创新组合的初步概况,也为后续阶段“15分钟城市转型路径”的路线图收集国际经验、工具和实践提供了分析工具。借助这一项目的成果,将为创新组合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且促使“15分钟城市”的讨论更多转向具体实践操作。
本报告分为两大主要部分。第二章展示了关于15分钟城市实践的国际广泛研究成果。通过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15分钟城市政策的城市案例,来说明欧洲和世界各地所采取方法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第三章提供了六个欧洲城市的深入案例研究,对15分钟城市的实际实施范式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些“深度剖析”不仅将提供对政策的细致入微的概述,还将根据当地规划实践者的第一手经验,对其实施的优缺点进行批判性评估。最后,我们在第四章中总结了关键发现,并提出了可参考的政策建议。
“15分钟城市(15mC)”概念已在不同背景下实施,并有多样化的解读。本研究的目标是图解并理解这一概念如何在实践中(特别是针对欧洲城市)应用。因此,在本研究中,“15分钟城市实践”指的是城市为落实15分钟城市原则所采取的实践、策略、政策和具体行动。这包括为实现城市对所有居民更加可达、可持续和宜居的目标而采取的实际步骤和方法,以重组城市空间和治理方式。
15分钟城市实践可能涉及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物流、政策制定和社区参与的结合,以重新配置城市空间,优先考虑邻近可达性、主动出行和可持续性。15分钟城市实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DUT的关键行动领域(KAs):
可持续城市出行(KA1):开发环保、高效的交通替代方案,以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包括提升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基础设施。
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与规划(KA2):组织城市环境以优先满足居民的福祉和需求,整合混合用途的开发,并促进社区导向的公共空间。
智慧城市物流、生产和服务场所(KA3):通过技术提高城市物流和生产的效率与可持续性,优化供应链,并支持本地生产,以减少交通需求。
城市治理与出行转型(KA4):建立促进可持续城市出行与规划的政策和治理框架,鼓励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决策和政策实施。
在本章中,我们选取并组织了各种实践和城市,详细概述了15分钟城市概念在全球和欧洲的演变与传播。首先,我们解释了收集这些实践的方法,接着讨论研究结果并提供了示例说明。
进行全面的文献回顾,利用Scopus、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和国际交通研究文献等学术文献数据库,以及公共机构和政府间组织的灰色文献来源。文献回顾中使用了与15分钟城市概念及类似倡议(例如“20分钟社区”、“超级街区”等)相关的搜索词组合。
2023年6月启动了一项专家调查,旨在直接从实践者和该领域专家那里收集有关欧洲城市政策和实践的信息。该调查共收到来自51个国家的610份回复,并通过EIT Urban Mobility、AESOP、POLIS、Eltis和DUT城市小组等相关网络进行分发。
对于15分钟城市实践的选择(表1),本研究使用了12项标准来分类和理解所发现的15分钟城市实践的范围。这对于理解在不同城市环境中实施的倡议的多样性和规模至关重要。
对于城市分析(表2),本研究包括收集实施这些实践的城市的关键数据。这涉及收集有关人口密度、城市交通系统的需求与供给(例如,出行方式比例)、以及可达性水平等要素的详细信息,并依据一套独立的12项标准进行指导。
在本研究中,我们基于实践层面收集的数据开发了15分钟城市概念的分类系统。由于标准数量较多(共24项),我们基于以下规则选择了更有限的数量:
15分钟城市类型学是通过来自三个标准的五个维度开发的(表3)。这些维度的选择基于较高的数据可得性以及它们在区分城市方面的有效性。第一个维度区分了城市是否使用了激进的实践。第二个维度则按实践覆盖的关键行动领域数量对城市进行分类。其余三个维度涵盖了实践多样性的三个子维度,即(见表1):
在深入讨论本研究所涉及的实践和城市案例前,有必要强调一下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的“15分钟城市”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及其变体。在我们的城市中,最普遍的概念是15分钟城市,其次是15分钟街区和20分钟街区,它们合起来占所有案例的一半以上(见表4)。全球各地也提出了像10分钟城市、20分钟城市、10分钟邻里和其他一些类似的概念变体。中国早已通过“15分钟社区生活圈”拥抱了这一概念。本研究也涵盖了包括超级街区和完整的邻里/社区相关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较少,往往是某些地区独有的,如芬兰的“北欧超级街区”。
与“15分钟城市”战略相关的概念和解释有多种变体,其中大多数侧重于在较短的出行时间内到达重要的目的地。
在这项研究确定了94个(实践了15分钟城市相关战略的)城市,多数位于欧洲,这凸显了欧洲大陆对可持续交通的承诺。
鉴于概念的多样性,我们应当关注不同政府是否以相同的方式应用这些概念,以及bwin官网各国是否在思路上一致。不同概念的定义往往强调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步行、骑行、滑板(有时还包括公共交通)等方式,能够到达基本目的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墨尔本对其“20分钟邻里(20-minute Neigbourhoods)”的定义:“让人们能够在离家20分钟的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当地公共交通的范围内满足大部分日常需求”。有时,定义中还会加入对舒适性的要求,例如夏洛特市的目标是在2040年让所有居民“在舒适且绿树成荫的10分钟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范围内获得基本便利设施、商品和服务”。
一个完整社区(邻里)与15分钟城市有相似之处,但通常更注重社会影响力,致力于实现公平和社区凝聚力,休斯顿和埃德蒙顿是两个例子。尽管“超级街区(Superblocks)”也关注改善社区生活,但与15分钟城市不同的是,它们更强调限制街区内的机动车。然而,我们在所有这些概念中都找到了共同的原则,这表明我们可以从同一个角度审视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理念和实践。
在本节中,我们将概述绘制地图过程的主要发现,详细说明与15分钟城市概念相关的城市和实践,特别关注用于开发15分钟城市的各个维度(见前述表3)。
共有98个城市确定实施了15分钟城市的相关计划。图1展示了各地区的城市数量。大多数城市(58个)位于欧洲,其次是北美(22个),亚洲和大洋洲各有8个,南美有2个。
图1:各大洲案例城市分布:蓝色-欧洲;绿色-北美洲;橙色-亚洲;黄色-大洋洲;红色-南美洲
此外,还有四个案例并不涉及具体城市,但方便理解,本报告仍将其归类在内。这些包括两个国家级战略(中国和苏格兰)以及两个区域计划(爱尔兰南部地区和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就实施规模而言,9个城市在市级和社区级都进行了15分钟社区的实践。40个案例仅在城市一级实施了15分钟城市的相关举措,18个案例在小部分社区进行了实施。其余31个城市中,关于15分钟城市的实践实施规模的信息不详。
在我们的调查中,总共有414项实践,涉及98个城市(见图2)。大多数城市(57个)有1至3项15分钟城市的实践项目,少数城市实施了10个或更多的实践项目(9个)。实践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巴塞罗那(34项),其次是墨尔本(24项)和巴黎(19项)。
目前,15分钟城市已在13个城市实施,另有50个城市处于规划阶段。35个城市没有实施阶段的信息。
根据DUT定义的4个关键行动领域(Key Action Area,KAs),我们对这些做法进行分类,结果呈现在图3中。
图3:根据DUT的4个关键行动领域分类的15分钟城市实践。红色-KA 1: 可持续城市交通;黄色-KA 2: 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和规划;绿色-KA 3: 智能城市物流、生产和服务场所;蓝色-KA 4: 城市交通转型治理
38%的实践案例与关键行动领域2(KA 2)有关,占比最大。此类实践案例关注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和规划。具体措施包括将更多道路空间分配给绿地和公共空间而非机动车道,开发多功能建筑/空间(见实践案例01)和混合功能的街区。
巴黎的15分钟城市规划的目标之一是将单一用途建筑改造为多功能建筑。例子包括商业混合住宅(例如,在公寓楼底层设置商店)、包含医疗中心的娱乐设施以及包含教育功能单元的办公楼。巴黎的多功能建筑战略的代表性案例是“绿洲校园”( Les course Oasis),即在放学后向公众开放学校建筑和运动场。这一方式提升了现有设施的利用率,为社区提供了新的绿地、庇荫场所和体育设施。
占比第二大的实践案例(33%)与关键行动领域1(KA 1)相关。这些措施目的是促进可持续城市交通,包括实施专用行人基础设施(如人行道)和自行车设施(如自行车道、自行车停车场),强化公共交通(如特定人群或全体市民的免费公共交通),或建立交通枢纽,将各种可持续交通模式整合在一个地点(见实践案例02)。
根据完整街区(Complete Neighborhood, CN)战略,波特兰市正在大力投资可持续交通,包括开发具有频繁公共交通服务的交通枢纽,连接至安全的步行和骑行路线,将社区中心与就业区和市中心相连。这些安全的步行和骑行路线是“邻里绿道”的一部分,这是一张步行和骑行路线网络(人行道、自行车道、绿道小径和自行车友好型绿色街道),连接着社区内的基本设施。新路线主要通过重新分配道路空间来建设,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超过90英里的车道被改造成绿道(并包括植树)。
与关键行动领域4(KA 4)相关的实践,即城市交通转型和治理,占比第三(22%)。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公众参与相关的实践案例,例如参与式规划、运用战术城市化的街道实验,以及试点项目的实施(见实践案例03)。
自2018年起,墨尔本的“20分钟邻里”战略在三个郊区社区进行试点:克罗伊登南部(Croydon South)、阳光西部(Sunshine West)和斯特拉斯莫尔(Strathmore)。初始阶段的举措包括在试点地区进行现场步行能力评估,以确定步行基础设施的需求。此过程促使该市更新了其规划,尤其是在道路适老化设计和安全等方面。墨尔本还采用了参与式规划方法,鼓励地方议会积极参与。规划过程中,市政府收集了居民的建议,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关切。随后,该市根据居民的建议和反馈为三个试点项目制定了“起始计划”,并将当地社区的提议纳入其中。
KA 3 的实践占比最低,仅为7%。其中包括与促进社区一级的就业机会,优化职住分布,以及可持续城市物流相关的实践,例如使用货运自行车或电动车完成“最后一英里”的配送(见实践案例04)。
作为“10分钟街区”战略的一部分,汉堡市计划对新规划的格拉斯布鲁克街区的送货交通实施特殊管理措施。该政策规定,社区内的所有快递必须通过货运自行车或在楼下指定装载区的地下隧道内进行配送。
最后,图4显示了欧洲地区的15分钟城市实践项目数量及覆盖的关键行动领域。6个城市脱颖而出:巴塞罗那、巴黎、汉堡、巴伦西亚、爱丁堡和米兰,这些城市都有10项或以上已确定的15分钟城市实践。除了汉堡只覆盖3个关键行动领域外,其余5个城市均覆盖了全部4个关键行动领域。
图4:根据DUT的4 KA对每个欧洲城市的十五分钟城市实践进行分类(圆圈越大,与该城市相关的实践项目数量越多)
超级街区(Supermanzanas/Superillas)由9个城市街区(3X3)合并而成,其中的汽车交通被严格限制(仅对本地居民开放),同时步行和骑行在共享空间拥有优先权。经过街区的交通被限制在外围。因此,超级街区内相当大一部分道路空间(60-70%)可以重新用于其他公共用途,包括创造新的广场、绿地以及发展步行和自行车基础设施。该城市模式具有显著的可扩展性,适用于新城市开发项目以及郊区和市中心的改造。
加拿大Brampton市将对其社区进行审查,以确定实现完整社区所需的条件。这些审查将由社区审查委员会(由居民和商户组成)与市政官员密切合作进行。在规划方案通过后,社区审查委员会将继续保持活跃,以监督方案的实施情况。
爱丁堡使用苏格兰多重剥夺指数(SIMD,Scottish Index of Multiple Deprivation)来衡量各个社区在七个类别中的剥夺程度:收入、就业、教育、健康、服务获取、犯罪和住房。这些得分用于指导20分钟社区实施策略的制定。
我们的分析将与15分钟城市概念相关的414项实践进行了分类,使用了涵盖交通、土地使用和规划过程的36个关键词。进行分类的目的是展示实践案例的多样性。在此背景下,“多样性”是指与15分钟城市概念相关的各类型实践在世界各地城市中的实施情况的丰度和广度,衡量每个城市中有多少交通、土地使用和规划过程等不同的维度得到了关注。图6展示了全球和欧洲范围内每个城市的15分钟城市实践的多样性。
15分钟城市的策略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包括从高度复杂且多样化的实践组合到相对有限的单一实践案例。”
图6表明实践案例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当一个城市的实践仅涵盖一到两个关键词时,表明其对15分钟城市概念的关注范围较窄,仅集中在特定领域。相反,涵盖数十个关键词的城市则表明它们采用了更广泛、更全面的方法来实施15分钟城市概念,整合了多种多样的举措。排名前五的城市是巴塞罗那(23个)、墨尔本(21个)、巴黎(19个)、瓦伦西亚(17个——参见实践案例08)和萨格勒布(14个),它们代表了最高的实践多样性,展示了这些城市通过广泛的行动和政策对15分钟城市概念的深刻承诺。
瓦伦西亚的15分钟城市战略涵盖了与17个不同关键词*相关的综合实践。这些实践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对历史中心和社区核心区的步行化改造,改善公共空间、步行环境和骑行条件;
通过减缓城市扩张并在全市范围内提供公共服务和设施,推动城市致密化、土地混合利用和服务或活动的分配;
通过参与式工作坊等方式,鼓励社区居民和店铺经营者等不同利益相关方参与规划;
制定用于衡量战略实施进展的评估框架。具体为测量能够在5分钟或更短时间内触达1项活动(绿地、公共交通、老人护理服务、教育设施、体育设施、医疗设施、银行和ATM、文化设施、娱乐设施以及商业服务)的居民比例。
* 与瓦伦西亚相关的17个具体关键词是:交通(汽车限制、自行车道/路径建设、骑行环境改善、多式联运策略、骑行优先、公共交通优先、步行优先、可持续城市物流、步行环境改善);土地使用(可负担住房/防止士绅化、公共空间改善、土地混合利用推广、服务/活动分配、城市密集化);规划过程(评估框架、参与式规划、试点项目)。
基于前述标准,我们将城市**分为不同类型的15分钟城市。所获得的15分钟城市类型数量、其特征以及每种类型的城市数量大小,可能与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DOI)存在某种联系。具体来说,我们发现94个城市样本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聚类,这些聚类在规模和特征上各不相同,与创新扩散理论中的五类采用者群体(Rogers,2010)***高度相似。尽管15分钟城市概念源于长期的城市规划原则,但它已演变为一种被视为全新的城市战略。因此,不同城市在采纳这一概念的速度上存在差异是可以预期的。
为了未来能够将新城市纳入我们的15分钟城市分类,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五个维度最小值构建的概念聚类框架(见表5)。
** 由于15分钟城市类型是在城市层面开发的,以下案例被排除在外:中国和苏格兰的国家战略,以及爱尔兰南部地区和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区域规划。
对城市进行五种15分钟城市类型分类时,依据以下五个维度的最小值进行评估:
C1-创新者(Innovators):创新者城市需具备以下实践:1)被视为变革性或原创的实践;2)与DUT提出的四个关键行动领域均相关;3)与步行或骑行相关;4)涉及三个主要关键词组之一(即交通、土地使用和规划过程);5)涵盖至少18个不同的关键词。
C2:早期行动者(Early Adopters):早期行动者城市需至少具备以下实践:1)与四个DUT关键行动领域中的三个相关;2)与步行或骑行相关;3)涉及三个主要关键词组之一(即交通、土地使用和规划过程);4)涵盖至少9个不同的关键词。
C3:早期多数(Early Majority):早期多数城市的限制较前两类城市宽松,需具备以下实践:1)与四个DUT关键行动领域中的两个相关;2)与步行或骑行相关;3)涉及三个主要关键词组之一(即交通、土地使用和规划过程);4)涵盖至少3个不同的关键词。
C4:晚期多数(Late Majority):晚期多数城市的限制较之前的类型更宽松,只需具备以下实践:1)与四个DUT关键行动领域中的一个相关;2)涉及三个主要关键词组之一(即交通、土地使用和规划过程);3)涵盖36个关键词中的一个。
图7:显示了我们94个城市样本中5种15分钟城市类型中每一种的比例,图3和图4分别提供了全球和欧洲根据15mC类型对每个城市的分类。
请注意:我们提出的15分钟城市分类类型学是一个动态分类系统,这意味着分配给城市的分类仅代表其在本报告撰写时的状态。我们预计,随着更多与15分钟城市相关的计划和实践在城市中得到实施,城市将攀登创新扩散理论(DOI)的阶梯。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类别之间的界限可能是模糊的,这反映了城市发展和采纳创新的复杂和不断发展的本质。此外,我们的15分钟城市类型学并不是打算作为一个评估城市创新水平的评估系统。相反,它作为一个框架,从成功的实践和处于创新采纳阶梯的不同阶段的城市所经历的潜在陷阱中提供灵感和学习机会。
注:世界各地的城市在采用15分钟的城市方面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些先驱展示了全面和创新的策略。
目前,有三个城市被归类为创新者,分别是巴塞罗那、墨尔本和巴黎(参见实践案例09)。在这些城市里,出现了15分钟城市或类似的概念(巴塞罗那的超级街区和墨尔本的20分钟社区)。这些城市都发展了不同的15分钟城市战略,其特点是广泛和多样的实践,从根本上不同于普遍的规范。它们作为新兴有影响力的模式,激励着其他城市的城市规划实践。
为了实现其15分钟城市的愿景,巴黎设想了一个全面的战略,围绕以下4个重点:
开发多功能社区:通过多用途建筑如“绿洲校园(Les course Oasis)”计划(见实践案例01),将办公空间转化为住房,促进同居降低住房成本(创建世代之间的社会联系),并提供一个去中心化金融工具来促进发展当地的各种设施,如学校、广场、街道、文化和体育、商业和医疗中心。
重新分配公共空间,将汽车车道和停车场转变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以及新的公共空间和绿色空间。这包括在学校旁边实施儿童道路,在学校开放和关闭时间禁止汽车交通。
支持本地经济,以促进社区(和家庭)的自给自足。这包括“吃和购买本地货物”,通过建立合作社促进巴黎“盆地”生产的产品的消费,以及“农业巴黎”,从当地生产者那里获得产品并将其直接分给居民和社区市场。另一项倡议是“巴黎制造”,旨在帮助小企业。巴黎还实施了几个提高识字率和就业率的项目(例如,第二次机会学校和灵活的设施,如保姆服务),旨在为低收入居民在循环经济中的当地工作做准备(例如,再利用和物品修复、会计等)。
鼓励公民参与,即通过将城市总预算的5%分配给参与式项目(巴黎城市参与预算),由公民提出在其社区实施的措施。自2014年以来,该项目共实施了2428个项目。
早期行动者有8个城市,分别是爱丁堡、米兰(参见实践案例10)、瓦伦西亚(参见实践案例08)、波特兰、上海、悉尼、图森和萨格勒布。这些城市拥有广泛和发达的15分钟城市战略,尽管不像那些创新者那样包罗万象。他们的战略包括与可持续交通、步行和骑自行车优先和土地使用相关的实践。此外,这些城市通常拥有有效的评估框架来衡量其15分钟城市战略的进展情况。
重新组织邻里社区,通过促进分散的服务来实现。这包括为当地的商店提供更多的空间,而不是购物区和大型购物中心;发展当地的医疗服务;以及“米兰学校绿洲(Milan School Oasis)”倡议。通过这一倡议,学校作为绿地向公众开放,并组织补充教育活动。
重新分配公共空间,每个社区的开放广场(Open Piazza in Every Neighbourhood)倡议旨在利用战术城市主义设计建造新的开放公共空间——广场。另一项倡议是“开放街道”(Open Streets),它包括一系列措施,旨在重新分配原汽车空间,用于骑行、步行和户外用餐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这包括建设22公里的临时自行车道,并在60%的道路网上引入30 km/h的城市限速。这两项举措都是通过参与性规划方法实施的,公民能够提出干预措施的地点。
32个城市属于早期多数的类别,代表了广泛的背景,从里斯本等首都到挪威的弗雷德里克斯塔德这样的小城市(见实践案例11)。这些城市有15分钟城市的实践,但他们的战略目前缺乏对一个15分钟的城市的所有基本要素的全面覆盖。例如,一些战略只集中于交通系统,而忽略了与土地使用或规划过程相关的实践的重要性。
这个人口不到10万的小城市,旨在发展一个紧凑的城市结构,让所有居民都可以在大约1公里的步行距离内进行日常活动。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该市确定了以下四个主要目标:
将城市生活质量核算(urban life accountin)作为公共空间发展持续工作的战略工具
另外,该市的目标是在市中心创建一个“城市实验室”,作为城市和居民之间对话和思想交流的交汇点。
最大比例的城市属于晚期多数类城市,有39个城市。就像早期多数的策略一样,这种类型的城市有广泛的背景,他们的15分钟城市策略甚至比早期的大多数策略更不发达,在某些情况下只由一两个实践构成。
最后,由12个城市组成的有抱负的初学者类别已经表示了他们对15分钟城市概念的兴趣,但尚未制定他们的战略和实践。
1、《15分钟城市实践Mapping—欧洲及全球战略、政策与实施情况总览》